8月5日,“壶宅记——石库门与紫砂艺术双生展”在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旨在通过紫砂壶与石库门这两项独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的“破圈”融合,生动诠释泥土与砖石在匠人巧思下的艺术转生,引领观众触摸与感悟关于城市历史与人文精神的温暖记忆。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谢华清、静安区副区长龙婉丽,以及来自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静安置业集团的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出席了活动。各界人士的莅临,体现了对海派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开幕环节的专题分享中,两位国家级技艺的传承人带来了精彩深刻的讲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轻工业“大国工匠”、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谢强先生,以《宜兴紫砂与海派文化》为主题,深入剖析了紫砂艺术如何在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文化交融中,汲取养分,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派紫砂文化内涵。随后,“上海工匠”称号获得者、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修缮营造技艺第三代主要传承人吴公保先生,以《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为题,系统阐述了石库门这一上海标志性建筑的历史沿革、营造法式及其背后所承载的市民生活记忆,其分享兼具专业深度与宝贵的实践价值。此外,来自宜兴紫砂工艺厂的骨干成员、黄玉麟一脉技艺的唯一继承者黄顺宝也现场分享了其紫砂制作的心得与经验,展现了传统技艺的代际相传。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担任指导单位,由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静安区文化馆、上海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共同承办,并由上海亦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协办。这一多元化的主办承办阵容,充分体现了政、企、校、艺多方联动,共同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有效模式。
展览以“壶”与“宅”为创意纽带,将紫砂壶的方寸乾坤与石库门的里弄空间进行艺术化的并置与对话。紫砂壶的细腻温润与石库门的厚重质朴,共同构筑了一个关于“家”与“器”、“内”与“外”的叙事空间。观众在展览中不仅能欣赏到精工细作的紫砂珍品,感受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艺术魅力,也能通过石库门建筑元素与营造技艺的展示,重温上海里弄生活的烟火气息与历史风貌。
本次“壶宅记”双生展的成功举办,是静安区深耕海派文化发源地展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一次有益尝试。它通过创新的展陈理念,打破了不同艺术门类间的界限,为市民群众呈现了一场连接传统与现代、融汇技艺与情感的文化盛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留存城市文化记忆贡献了积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