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AI产业链的布局与竞争已成为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命题。近日,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方融海”)宣布完成对浙新四维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新四维”)的战略投资,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十方融海在AI产业链上的关键落子,更展现了其以技术生态构建推动行业变革的战略雄心。通过整合双方在多模态情感语音大模型与端侧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十方融海正加速完善自身AI生态版图,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服务亿万个体注入新动能。
一、战略投资:从技术协同到生态共生的深度绑定
十方融海此次对浙新四维的战略投资,绝非简单的资本运作,而是基于技术路线高度契合与产业生态互补的深度选择。
信息显示,浙新四维作为由浙江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团队创立的AI创新企业,其核心优势在于多模态情感大模型的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其核心产品“小智AI”依托的多模态情感语音大模型,不仅实现了精准的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更在情感计算、多模态信息交互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尤为关键的是,浙新四维成功将复杂大模型能力优化部署于嵌入式硬件与端侧设备,解决了AI在资源受限环境下的高效运行难题,这一技术突破直接填补了十方融海在端侧智能领域的空白。
十方融海自2016年创立以来,已从知识分享平台“荔枝微课”发展为集新职业技能培训、智慧教育解决方案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企业。2024年发布的“小智AI”开源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标志着其从技术应用者向底座平台构建者的跃迁。该系统面向全球开发者免费开放核心能力,涵盖多模态交互、情感模型、记忆系统等关键技术模块,截至2025年10月初,Github星标数超19.9K,已吸引超6万名开发者参与生态共建,接入硬件设备近50万台。
(小智AI在github上的stars数趋势)
然而,作为在国内较早将情感大模型能力融入终端设备,十方融海至今也仅推进了一年。尽管各行业已涌现出不错的应用,但要实现市场化、商业化还需时间,仍有较大探索空间。十方融海若想进一步拓展AI技术的商业化边界,需突破端侧设备与场景化应用的瓶颈,而浙新四维在智能家居、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恰好为其提供了关键支点。
“此次投资是技术路线与产业需求的双重契合。”十方融海董事长兼小智AI创始人黄冠(虾哥)表示,“浙新四维在端侧智能的技术深耕,与十方融海对AI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高度一致。我们不仅要构建技术底座,更要通过生态共建推动AI技术真正落地。”
二、技术互补:构建AI全链条能力的关键拼图
十方融海与浙新四维的合作,本质上是AI技术全链条能力的整合。浙新四维的创始人秦兵拥有20余年智能家居产业经验,其团队在浙江、四川布局的智能制造工厂,使其能快速响应头部客户的新需求,将小智AI技术深度嵌入硬件产品。例如,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浙新四维已实现家电设备对用户情绪与需求的精准感知,这种源自端侧的“懂情感、会共情”的应用交互体验,正是十方融海开源生态中亟待补充的场景化能力。
而十方融海的优势则体现在技术底座与生态规模上。在“小智AI”的技术架构中,最核心的突破,是其自研的多模态情感模型——Emotional Model。据介绍,该模型实现了AI在情感维度的重要突破,赋予机器感知、理解与回应人类情绪的能力,让AI从“工具”逐步迈向“伙伴”角色。小智AI的多模态情感模型依托十方融海多年积累的教育与交互场景数据,通过对1.5亿用户学习行为数据与3000万份真实人机对话样本的深度训练,引入七维量化社交坐标系,构建起一套融合语义、语调、节奏、上下文记忆与情境判断的情感识别体系。
此外,“小智AI”开源社区通过MCP协议、标准化API接口、低代码开发工具链、预训练模型库与云端算力支持体系,大幅降低了AI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由此,我们接入的近50万台设备,都具备调用智能体的能力,并通过每日达到220亿Token(词元)的对话数据,持续推动模型的迭代优化。”
此次战略投资后,双方将形成“底层技术开源+端侧应用落地”的闭环:十方融海提供算法、算力与开发者生态支持,浙新四维则聚焦场景化创新与硬件优化,共同推动多模态情感语音大模型在智能家居、体育产业、具身机器人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以体育产业为例,双方正探索将情感交互技术应用于更多体育场景。此前,双方就已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浙新四维在体育行业基于小智AI进行了深度二次开发,成功打造出国内首创AI解说智能体,并应用于浙BA赛事解说,获得全网广泛关注。
聚焦生态共建与行业赋能:推动AI成为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十方融海的投资逻辑,始终围绕“生态共建”展开。其“小智AI”的定位并非单一技术平台,而是连接开发者、硬件厂商、终端用户与场景需求的共创生态。这一愿景与国家政策中“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探索普惠高效的开源应用新模式”高度契合。通过战略投资浙新四维,十方融海进一步强化了生态中的“场景落地”环节,形成了从技术开源到商业闭环的完整链条。
在智能家居领域,双方的合作已显现出生态协同的威力。浙新四维凭借制造优势与客户需求洞察,快速将小智AI技术转化为可量产的智能硬件解决方案;十方融海则通过开源社区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功能迭代,形成“需求反馈-技术优化-场景拓展”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不仅加速了AI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更推动了双方在多个合作领域行业从“功能堆砌”向“情感交互”的范式转变。
(多种“身体”形态的“小智AI”)
“我们不仅要定义技术标准,更要定义行业标准。”十方融海小智AI产品负责人指出,“我们希望通过与浙新四维的协作,我们能将更智能、更富情感的AI体验带入千家万户。未来,用户与家电的交互将像与朋友对话一样自然,这种体验将重新定义人工智能的‘智能’的内涵。”
十方融海与浙新四维的合作,其战略意义远超两家企业的范畴。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面临“落地难”的痛点,许多创新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而十方融海通过生态共建模式,将技术开源、场景落地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为AI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人工智能的价值不在于替代人类,而在于赋能人类。”黄冠强调,“通过战略投资浙新四维,我们正在构建一个技术普惠、场景丰富的AI生态。这个生态将推动AI从‘可用’向‘好用’转变,最终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业内人士认为,十方融海与浙新四维的强强联合,预示着AI情感计算与端侧智能的融合应用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双方在技术研发、场景拓展与生态共建上的持续投入,多模态情感语音大模型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例如,在健康养老领域,AI可通过情感交互提供心理慰藉;在无障碍交互领域,AI可为残障人士提供更自然的沟通方式。
更重要的是,这一合作模式为AI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战略投资与生态共建,企业可突破单一技术或场景的局限,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竞争力。十方融海的经验表明,未来的AI竞争不仅是技术实力的比拼,更是生态构建能力的较量。
“我们的目标是让AI技术像水电一样普及。”黄冠表示,“通过与浙新四维的合作,我们正一步步接近这个目标。未来,十方融海将继续以开放生态推动技术创新,让AI真正服务于亿万个体,赋能千行百业。”
在这场AI技术革命中,十方融海的战略投资不仅完善了自身在AI产业链的布局,更以生态共建的模式推动了行业成长。当技术、场景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必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而十方融海与浙新四维的携手,无疑为这一进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