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的不仅是赔付,更是守护。”是边巴次仁在一次内训会上说的。这句话,看似朴素,实则厚重。在经历日喀则6.9级地震一线奔赴、前后72小时理赔响应、三日756万元赔付落地之后,珠峰保险所构建的服务信仰,越发厚实。
但如果把时间拉长,我们会看到,这不仅是一场危机中的快速响应,更是一家本土保险公司在高原逐步摸索出的一套可持续、可进化的服务体系。高原使命,不止于一场灾后响应。从2018年起,珠峰保险已连续7年承保西藏全民意外险,为西藏全区所有户籍人口和援藏干部累计提供超1.45万亿元的风险保障,赔付金额达2亿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次次走村入户,一次次风雪中抵达的证明。
“边巴次仁式”的奔波,并非个例,而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在实际服务中,珠峰保险深化“走村入巷”行动,设立600多个基层服务网点,实现对乡镇区域的广泛覆盖,并依托“一块广告牌、一位服务人员、一张海报、一场宣导会、一个二维码”的“五个一”服务结构,为高原居民带去真正触手可及的保障。这套模式在日喀则地震中经受了考验,也为西藏保险行业留下了范例。
“‘珠峰保险不是最早的保险机构,但我们必须做最可靠的那一个’这是珠峰保险总裁曾在一次会议上说过的话,我一直牢牢记在心里”边巴次仁说道。“这几年,珠峰保险不仅在重大灾情中冲锋在前,也在为‘没有发生的风险’提前布局”。
2024年,珠峰保险在“立足西藏、服务西藏”的基础上,向“面向全国”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解决全国各地广大游客“想去不敢去”西藏的顾虑,珠峰保险推出“综合旅游保障计划”,开发了“318进藏游保险”,为广大进藏游客提供“出发前、旅途中、旅行后”一站式服务,涵盖体检、旅途医疗、高反预防、线下救援、后续疗养等保障服务,全方位解决广大游客的后续顾虑。珠峰保险在318沿线设有在“峰行驿”和“珠峰大本营”,配备医疗室,并与华西医院、北京医院、拉萨阜康医院等建立绿色通道,全方位保障游客旅行安全。同时,推出“318藏游卡”产品,实现食宿、租车、吸氧、医疗、保险五位一体,成为进藏游客最信赖的护航工具之一。珠峰保险正尝试将其打造为“高原旅游+健康管理”的标杆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首创。
不仅如此,珠峰保险还在农业保险板块迈出实质性步伐。2025年,珠峰保险已启动农业保险业务试点计划,在林芝、昌都、日喀则三地率先试点青稞种植险与森林保险。在高原生态脆弱、农业季节短的背景下,探索完善高原特色农业保险,为西藏地方特色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服务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标志着珠峰保险在农牧生态保障领域迈入新阶段。珠峰保险将积极将西藏农险优秀经验向全国进行推广,为行业农险发展贡献珠峰经验。
站在新的起点上,边巴次仁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幅西藏地图,上面标注着珠峰保险计划覆盖的多个重点区域。他说:“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未来都要有我们的服务点;当灾难再次来临,我们希望可以第一时间响应,做得更快、更好。”
如果说边巴次仁是藏地保险人群像中的一个缩影,那么珠峰保险,就是那群人背后沉默的靠山。从走出地震一线,到布局农业保险与旅游保障,珠峰保险正在从一家公司,向“值得依靠的保障系统”蜕变。这场服务理念的跃迁,不是营销的跃进,而是战略的稳进。它既源于高原的召唤,也回应了时代的期许。
珠峰保险,圣地呵护。